北醫:人與建築

校史館建築特展~看見北醫建築的足跡

展期:2012年12月3日至2013年1月15日

北醫建校52年,北醫的建築是否有統一的語彙?北醫的建築風格是什麼?答案就在由校史館舉辦的「北醫建築特展」,展期為2012年12月3日至2013年1月15日,地點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一樓大廳及校史館內。

隨著時代之演變,北醫的建築適當的反應了台灣當代的建築史,也呈現出北醫由本土走向國際化且兩種性格兼具的特色。從早期純樸的清水模建築、中庸外飾的教研大樓,到如今壯闊的醫學綜合大樓。不同階段的建築群融貫了北醫的歷史,讓我們在這一棟棟的建物中,發現歷史的軌跡。

【圖:展示內容「看見北醫建築的足跡」】

2011年,北醫正式啟動「校園總體規劃」,為了在有限的土地上發展無限成長的可能性,10年內,北醫校園形貌將有重大的改變,我們期待透過對北醫建築群的回顧,可以把這裡的故事留下來,並且向每一位曾經參與並且共同努力的北醫人致敬,因此校史館特舉辦「北醫建築特展~看見北醫建築的足跡展期為2012年12月3日至2013年1月15日。展覽內容包含北醫建築發展年表、各時期建築風格介紹、實體建築建材展示、早期建築合約書與設計圖等等,歡迎前往校史館瞭解北醫建築的故事。以下介紹部分展品:

【圖:展示內容「人與建築」】

■活動中心設計合約書與水患銀額


上層展品:為1960年代,北醫正積極建設學校建物時留下的規劃案之一,有完整的工程資料、合約書,還有眾多廠商的資料。

下層展品:為1965年3月,因鄰近的四四東村村內地基太低,每逢大雨常有積水之患,本校決定捐款資助興建防水牆,以解決鄰居長期以來的水患問題。該村村民為表達感謝之意,特別於里民大會中通過,贈送本校此銀額。

■建築設計藍圖與拇山學苑模型


上層展品:為北醫建設學校建物時規劃的工程草圖,根據藍圖顯示建物應該預計要建在目前體育館的位置,但不知為何原因沒有繼續進行,倒是為後人留下當時學校勾畫校園建物的歷史紀錄。

下層展品:為拇山學苑的宿舍內部模型。拇山學苑是市政府徵收土地後,學校拆除藥學與共同大樓所改建的學生宿舍。

■教學大樓地磚與北醫圍牆拆除紀念


本校校地面積有限,因此在建築整建與更新工程中,有些老建築及建體無法一一保留。
上層展品:為1964年完成的教學大樓之地板磚頭,因整建工程而保存紀念,此地磚為德式磚,以紮實、細緻著稱,可以看見當年北醫建築工法之細膩。

下層展品:為早年的校園圍牆建材,於1999年為興建醫學綜合大樓而拆除。

■共同及藥學大樓屋瓦及楓香永續紀念樹輪


上層展品:創校初期的共同及藥學大樓是許多老北醫人的共同回憶。1994年因市政府徵收道路及公園用地,藥學大樓拆除,這棟老建築從此只能黑白照片中回味,特留下大樓瓦片,作為紀念。

下層展品:為楓香永續活動的紀念樹輪。它是取自移植裁剪枝幹切片而成,當時捐贈醫學綜合大樓興建基金者,均獲得一份作為紀念。(文/秘書處)

學生活動入校史~校史館魔幻劇場徵選活動

學生活動入校史,3D投射秀舞技~校史館魔幻劇場徵選活動結果出爐!

活動時間:2012年5月

臺北醫學大學大校史館魔幻劇場,是以校區模型為背景的3D影片展示系統,利用投影方式立體動態呈現表演活動,讓參觀者感受到栩栩如生的北醫活力。如今北醫校史館保留這塊園地,給予同學展現創意,特舉辦魔幻劇場徵選活動,邀請北醫學子大秀才藝,讓學生活動也能在校史館中展現,共創北醫歷史。

由於本項徵選活動門檻較高,導致同學們的參與顯得有些膽怯,但在透過兩場說明會的舉辦與展示3D投射效果後,也讓同學更加瞭解而躍躍欲試。經過一個多月的徵選與集訓,主辦單位還特別請到雲門初代舞者陳偉誠老師,為參賽者的舞蹈、舞步進行個別指導。在經過辛勤的苦練與熱情的揮灑下,3組參賽同學獲得入鏡攝影棚的難得機會,於2012年5月11日在華岡媒體藝術中心忘我演出。

【圖:國標舞社同學在攝影棚彩排】

 

【圖:左為北舞工作坊同學檢視演出成果,以求完美演出,右為工作人員為拉丁舞社同學調整服裝,在鞋上貼上反光膠帶,讓錄影效果更佳】

針對入選參賽作品,校史館並舉辦「魔幻劇場網路票選活動」,臺北醫學大學全體教職員及在學學生,擁有my2tmu帳號者皆可票選,票選活動時間:2012年5月28日至6月6日止。

票選結果將決定作品名次,以及魔幻劇場3D影片在校史館播放之次序,並依照建議進行微調。網路票選抽獎活動於6月19日秘書室會議舉行公開抽獎。校史館位於醫學綜合大樓前棟一樓大廳,歡迎參觀並給予我們批評指教。(文/校史館)

【圖:6月2日校慶活動參觀者欣賞魔幻劇場的演出】

票選名次:第一名
作品名稱:國標舞北醫
表演團體:國際標準舞社
表演者:醫學系賴俊佑、藥學系賈琬琪

票選名次:第二名
作品名稱:拉丁輕快捷舞JIVE
表演團體:拉丁舞蹈社
表演者:醫務管理學系王子嘉、牙體技術學系毛善璽

票選名次:第三名
作品名稱:旅程
表演團體:北舞工作坊
表演者:藥學系李姿涵、藥學系廖郁文、牙醫學系 張敬怡
製作人:牙體技術學系劉彥伶

●北醫校史館魔幻劇場影片網路票選抽獎活動中獎名單

北醫校史追追追

北醫校史追追追~校史通3月31日熱鬧誕生

活動期間:2011年3月21日至30日

臺北醫學大學秘書室出版組主辦的「北醫校史追追追,猜謎抽獎贏iPad」答題抽獎活動,邀請北醫學子一同認識北醫校史,踏入校史館找尋北醫發展的軌跡!活動從3月21日至30日止,為期8天。
本次活動,共吸引近1,200名同學參與,摸彩箱幾乎無法負荷;每位進入校史館找答案的同學,約需花30分鐘左右才能填寫完整,在導覽人員的引導下,同學們紛紛交頭接耳、埋頭搜索正確答案的蛛絲馬跡。
有同學反應這項活動很有趣,可以重拾幼時翻書找答案的樂趣,也有同學驚呼原來北醫早期的校園是這樣一片荒蕪的,校史館內的魔幻3D劇場表演更吸引了同學的駐足。活動大獎包括iPad、Sony數位相機、全家禮券、星巴克隨行杯等多項大獎,總獎額超過4萬元。由於獎項十分誘人,北醫校史館在活動期間湧入大量找尋答案的學生,也讓同學們更瞭解了北醫創校50年來的點點滴滴。也吸引了北醫校史館自2010年6月開幕以來的最高人潮,而最讓人引頸期盼的,當然是3月31日的抽獎日了!


【圖:同學們認真找答案的盛況】

【上圖:左為醫綜前棟大廳擠滿了期待中獎的同學,右為5位獲得千元禮券的同學與莊玉琪組長合影】

【上圖:左為楓杏醫學青年服務團的活潑演出,右為盧怡安同學(左)從蘇慶華校長手中接獲首獎】

北醫校史通抽獎活動於2011年3月31日中午12點10分,在楓杏醫學青年服務團的鼎力協辦下,在校史館前大廳盛大舉辦,並將當天場面炒熱到最高點。從課外活動組莊玉琪組長抽出5位1千元禮券得主開始,同學們的心情也隨著七上八下,在總務長、學務長陸續抽出相機與高額禮券獎金後,壓軸的iPad得主在蘇慶華代理校長手中抽出盧怡安同學,在同學們的驚呼中,為本次活動劃下完美的句點。

未來北醫校史館也將陸續舉辦相關活動,吸引同學及員工參觀校史館,讓北醫人更瞭解北醫史,也讓北醫的故事永久流傳下去。本學期校史館開放時間為:每週一至週四中午11:00~13:00,由北醫學生負責導覽工作,歡迎給予同學批評指教。(文/出版組孫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