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杏特展「看見北醫校園的聲音」

《綠杏》是臺北醫學大學創校以來相伴最久的刊物,由北醫學生主導及編輯,代表了北醫學子的思想風潮和關切的焦點。從1962年6月1日創刊以來,《綠杏》一直是校內最主要的刊物,除了刊載學術論文及各層面的專題外,也持續地忠實記錄著拇山下的一草一木。


【上圖:開幕貴賓合影,左起陳柏妤校友、朱娟秀副校長、陳健文校友、洪傳岳校友、吳麥斯校長、林正智校友、黃名琪校友、陳世彥校友、李宗錞校友、曾齡儀校史室主任、吳逸文主任秘書】

 

 

 

 

 

 

 

校史館於2023年11月24日,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大廳舉辦「《綠杏》北醫校園的聲音」開幕儀式暨座談會。當天邀請到第3期總編輯林正智校友、第18期總編輯洪傳岳校友、第26期社長蔡吉陽校友、第47期社長陳世彥校友、第48期總編輯黃名琪校友、第49期報紙總編輯陳健文校友、第52期社長李宗錞校友、第52期總編輯陳柏妤校友等貴賓返校,透過座談會分享當年辦社團、寫文章、出版雜誌的點點滴滴。【圖:開幕邀請到北醫國樂社進行表演(左圖)及吳麥斯校長(右圖)致辭】

 

《綠杏》除了專業領域的學術文章外,也記載著北醫校園中的大小事,不僅可以窺得北醫專業領域的發展及研究過程,也從中了解北醫校園的情況。一本刊物的編輯與發行十分不易,而《綠杏》陪著北醫人走過40年,這份刊物代表了北醫校園的自由風氣與學生主導的精神,也讓北醫學生養成獨立思考、關懷校園的能力。因為先進們的這股衝勁,堅持著文字編輯的熱情,才得以呈現給我們北醫最真實的聲音。【左圖:座談會中校友們熱情分享辦雜誌的點點滴滴,右2為第18期總編輯洪傳岳校友】

 

儘管《綠杏》在2004年的第58期出版後劃上了句點,但希望透過本次展覽,可以讓現在的北醫師生了解《綠杏》這本伴隨學校成長的刊物,也讓校友們找回過往生活的軌跡與溫暖的回憶。本檔展覽展期自2023年11月24日至2024年6月21日,歡迎各界蒞臨參觀。【右圖:吳校長(右3)與綠杏校友們合影】【下圖:綠杏展覽開幕貴賓合影】


展覽說明

《綠杏》是北醫創校以來相伴最久的刊物,由北醫學生主導及編輯,代表了北醫學子的思想風潮和關切的焦點。從1962年6月1日創刊以來,《綠杏》一直是校內最主要的刊物,除了刊載學術論文及各層面的專題外,也持續地忠實記錄著拇山下的一草一木。歷經了創刊期、鉛字印刷改為平版印刷、十六開改為菊版八開、出版報紙型刊物《綠杏現場》等時期,但也在2004年的第58期出版後劃上了句點。

《綠杏》除了專業領域的學術文章外,也記載著北醫校園中的大小事,不僅可以窺得北醫專業領域的發展及研究過程,也從中了解北醫校園的情況。一本刊物的編輯與發行十分不易,而《綠杏》陪著北醫人走過40年,這份刊物代表了北醫校園的自由風氣與學生主導的精神,也讓北醫學生養成獨立思考、關懷校園的能力。因為先進們的這股衝勁,堅持著文字編輯的熱情,才得以呈現給我們北醫最真實的聲音。

透過本次展覽,期望可以讓現在的北醫師生了解《綠杏》這本伴隨學校成長的刊物,也讓校友們找回過往生活的軌跡與溫暖的回憶。

綠杏簡史

綠杏社創立

「綠杏」一名的緣起,是由36名「台北醫專」(台灣總督府台北醫學專門學校)畢業的台籍學生,為感念同窗情誼於1937年3月24日籌組「綠杏會」,其中部份會員後來也成為北醫的創校董事(胡水旺、侯炎、吳振蘭、黃木燧)。北醫創校後,於1961年10月出版了《北醫學報》,作為教授發表研究及學術論文的刊物,但學生刊物始終付之闕如。

1962年3月,由胡俊弘、周建陽、陳惠亭、沈武典等同學,發起刊物性社團,當時胡水旺董事長建議以「綠杏」二字作為社名及刊物名。於是《綠杏》創刊號在同年6月1日發行,北醫學生也終於有了自己的刊物。

草創期(第1期~第10期)

  • 編排:16開,鉛字印刷
  • 內容:
    • 學術論文—教授研究報告,因為《北醫學報》只發行了創刊號便停刊,《綠杏》成為發表學術論文的園地。
    • 學生論文—學生讀書心得或譯文,大多由高年級同學執筆。
    • 文藝稿—詩、散文、小說及探討醫學人文。
  • 特別記事:《綠杏》第7期從邀稿、編排到付印,只花兩星期,計44頁,創下最薄之紀錄。

茁壯期(第11期~第17期)

  • 編排:16開,平版印刷(編輯印刷的一大突破)
  • 內容:
    • 社論—第11期社論籲請校方研擬醫院籌劃草案,在當時相對保守的校園中,奠定綠杏社參與校務的責任與精神。
    • 文藝稿—由於《北醫學報》復刊,加上北醫青年、北極星詩社等刊物紛紛出版,使得《綠杏》稿源不穩定,各期風格不太統一。
  • 特別記事:1968年活動中心開始收取刊物費,並撥款補助綠杏,於第15期設立郵政劃撥帳號,接受校友捐款。
  • 得獎記事:第11、12期參加全國大專期刊比賽,獲學術性期刊組亞軍後,第13、14期更勇奪冠軍。

全盛期(第18期~第28期)

  • 編排:改為菊版8開
  • 內容:取消文藝欄以及與醫學較不相關的文章,成為以學生為主的學術性刊物。
    • 系列專題報導—第19期至第23期的「醫學與社會」。第24期的「糧食與營養」、「1901年以來的諾貝爾醫學生理獎」。第25期的「衛生人力」、「醫療制度與教育」。第26期至第28期的「醫學倫理」等。
  • 特別記事:1972年4月29日舉辦首屆編輯人員研習會。1975年綠杏、北醫青年、北醫人報搬進聯合辦公室,成為著名的「刊物室」。
  • 得獎記事:自17期至26期,連續10期榮獲全國大專期刊比賽冠軍。

陣痛期(第29期~第30期)

因校園風氣與其他因素影響,願意加入綠杏的人數逐漸減少,第30期拖了一年才出刊,隨後也導致停刊。

復甦期(第31期~第39期)

  • 綠杏復刊:1979年5月召開改組會議,於隔年創校20週年校慶前夕復刊,出版第31期,別具意義。
  • 編排:第38與39期講究美工設計,充分發揮菊版8開平凹版印刷的特性,獲得最佳美術設計獎。
  • 內容:醫學教育制度轉型之際,報導偏重「醫學教育探討」、「衛生人力分布的質量調查」以及「醫院建築與管理」等專欄。
  • 得獎記事:第37、38期重奪睽違8年的全國大專期刊比賽冠軍。

成長與轉型期(第40期~第58期)

  • 編排:為了讓讀者更易閱讀,增加圖片說明,力求淺顯易懂。
  • 內容:
    • 學生主題—1988年校園出現民主牆的空間,稱為「院內大小事園地」,並於1989年5月成立學生會,校園民主風氣也影響了綠杏主題。
    • 醫學專欄—探討了AIDS、家庭醫學、睡眠醫學、醫學史、性學報告、安寧照顧,中西醫整合、全民健保、與電腦醫學應用等各式主題。
    • 專訪報導—學生很關心學校的發展與未來,專訪校董、名譽教授、各領域畢業校友等特別報導。
    • 報紙刊物—為求提高能見度,從第48期開始同時也出版《綠杏現場》報紙型刊物。
  • 得獎記事:第41至44期連續4期獲得全國大專期刊比賽冠軍。

北醫校園的聲音

進入21世紀後,電子寫作及電子出版的浪潮席捲,《綠杏》也受到劇烈的挑戰,最終在2004 年6月的第58期出版後,劃上了句點。

綠杏成立的時候,沒有足夠的經費、空間或設備,但北醫學生在此注入了極大的熱情,讓校園豐富起來,孕育出人文精神和社會關懷,因而造就了輝煌的成績。學子們的獨立思考、豐沛情感和社會生活,在這些活動的軌跡裡充分流露,也讓我們看到北醫發展歷程中,不同時期校園的聲音。

北醫清水模建築展

臺北醫學大學於2022年12月舉辦「北醫清水模建築展」,展出臺灣早期的清水模建築,也是北醫建校初期具代表性的教學大樓、實驗大樓及形態學大樓,當時由知名建築大師吳明修所設計、監造,為展現其歷久彌新的建築美學及文化保存,北醫大耗時近兩年,修復了教學大樓清水模外觀,並重新裝修教室,藉由新舊交融,開拓北醫創新與永續並存的新格局。

 

12月9日於教學大樓川堂舉辦「誠.樸:北醫清水模建築展」開幕典禮,邀請陳瑞杰董事長、林建煌校長、立法院吳思瑤委員、吳介信副校長、陳震宇副校長、朱娟秀副校長、吳麥斯副校長、施純明主任秘書、校友會李靜蘭總會長、實踐大學王俊雄教授、吳明修建築師夫人及女兒陳淑容女士、吳旻熹女士,以及校內許多長官同仁與同學們共襄盛舉。【左圖:開幕儀式邀請到北醫國樂社及北極星詩社學生社團進行表演及吟詩】【右圖:開幕典禮揭幕貴賓合影,右起校友會李靜蘭總會長、吳明修建築師夫人陳淑容女士、陳瑞杰董事長、林建煌校長、立法院吳思瑤委員、王俊雄顧問】

 

清水模是本校早期建築的主要工法,吳明修建築師為北醫所設計的大樓,有完善的空間規劃、準確的鋼筋組立、一絲不苟的模板施作,以及細膩的混凝土灌注掌控,是清水模建築藝術的四個要素,現已成為臺灣建築瑰寶,也是「粗獷主義」重要的代表作。

 

本校清水模展顧問的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主任王俊雄教授說,北醫清水模是全臺灣最早完成的清水模建築,可說是引領世界風潮最前端,在1960年代是相當前衛的建築代表。北醫清水模建築主要在柱、樑、西面走廊座椅和欄杆,以及東面遮陽板都極具設計巧思,且貼合於當時規劃的需求與理想;施工方面特別是厚度僅約10公分遮陽板施作,數十塊遮陽板每塊都施工精確,井然有序,一再的體現當時營造者用心與實在。【左圖:展覽展示的清水模工法器具】【右圖:教學大樓東面,厚度約10公分遮陽板】

   

本次展覽除了介紹這3棟建築以外,由於北醫清水模建築使用已近60年,鑑於教學大樓的歷史價值,校方於2021年起積極推動教學大樓整修計畫。一方面透過「修復」恢復其舊貌,尤其保存珍貴獨特的清水模質感;另一方面透過「提升」教室的設施設備,讓教學大樓邁向新的未來,才得以藉由新舊交融的方式,賦予教學大樓全新的意義,本檔展覽展期自2022年12月9日至2023年5月19日止。

近年北醫大也完成校園景觀總體規劃,包括重現北醫人記憶中的「百米大道廣場」、修復清水模外觀的教學大樓,換上新穎教學設備的2字頭教室,還有口腔大樓前廣場以及翠綠的足壘球場,嶄新的校園風貌,讓師生感受到與以往非常不同的北醫大校園,也提供師生更多、更舒適的使用空間。(文/秘書處校史室)【下圖:本次展覽的開幕典禮地點特別選在教學大樓川堂】

 

看見新北醫:2022校園攝影展

臺北醫學大學校史館於2022年3月4日起至5月6日止,舉辦「看見新北醫:2022校園攝影展」,並於3月4日中午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大廳,舉辦開幕典禮,希望透過攝影比賽的作品,讓師生領略用照片說故事的力量,以及今日北醫之美。

 

北醫人愛好攝影有一段長遠的歷史,從1962年起學生就成立了「北醫攝影學會」,後來甚至一度成為北醫第一大社。對內舉辦校內攝影比賽,對外參加各項國內和國際比賽屢創佳績,並舉辦多次成功的全國大專攝影比賽。用照片寫下北醫校園生活,成為了北醫人的一個里程碑。【圖:林建煌校長於開幕典禮致辭】

隨著北醫校區工程的陸續完成,校園風貌逐漸有了新的樣貌,為了記錄在疫情下的這個時刻,秘書處校史室與人文藝術中心於2021年末共同舉辦了北醫校園攝影比賽,於10月16日至11月12日進行徵件,分為建築景觀組與人文風情組,共徵得281件作品。並邀請李飛鵬前副校長、北醫駐校創作者阮璽攝影師、林育全設計師擔任評審,在高質量作品的競爭激烈下,最終評選出36件得獎作品。【左圖:校史館於3月4日起展出「看見新北醫:2022校園攝影展」】【右圖:林建煌校長參觀攝影比賽得獎作品,由北醫攝影社徐振瑜社長說明他的創作理念】

       

為了彰顯這些得獎作品與北醫的精神,特別舉辦本次攝影展覽,記錄當下的北醫校園與北醫人的共同記憶。(文/秘書處校史館.通識教育中心人文藝術中心)【下圖:林建煌校長及所有副校長與攝影比賽作品得獎人合影】

 

走過一甲子,今日之北醫

校史館與醫教館舉辦「60週年校慶特展」聯展

展期:2020年10月30日至2021年5月17日

臺北醫學大學為慶祝60週年校慶特別推出兩場檔展;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校史館展出「走過一甲子,今日之北醫」特展;在2樓的醫學教育館展出「從新鮮人到北醫人—北醫早期的校園點滴」特展,展期自2020年10月30日至2021年5月17日止。

本校創校於1960年,最初的臺北醫學院從3間鋁皮屋開始,到今日的北醫大一校六院之體系;從當年的醫、牙、藥3個學系,到今天的11個學院;從200餘名新生,到現在超過4萬名遍佈海內外各界的校友菁英。2020年對於本校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一年,自1960年創校至今已滿60歲,走過這一甲子的歲月,北醫經歷了許多風雨,不同時期的所經歷的點點滴滴皆存於北醫師生的心中。

【左圖:校史館展出「走過一甲子,今日之北醫」特展】【右圖:校史館展出北醫各附屬醫院的模型】

時至今日,北醫的體系與規模與最初的臺北醫學院已經大不相同,現今不論在教學、研究、醫療等各項領域皆表現亮眼,在這個60歲生日的特殊日子裡,有許多回到母校與北醫一起共享這份喜悅的北醫人,因此校史館藉由本次的60週年特展來介紹現今北醫體系的概況,期望透過本次的展覽讓回到母校的北醫人以及將來的北醫學子能夠更加認識整個北醫體系的現況,進而認同北醫。

【左圖:醫學教育館展出「從新鮮人到北醫人—北醫早期的校園點滴」特展】【右圖:北醫學子在校園揮灑青春的紀錄】

北醫創校以來,小自書本、玻璃管等教學器材,大至土地、房舍,皆是由私人捐資而來。回顧過往60年來,早期的教學空間、教學環境與校園生活常是老北醫人一輩子的回憶,求學過程中經歷了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並伴隨北醫成長至今。為了喚起校友們曾經在這片校園生活的共同回憶,醫學教育館本次展覽展出了早期建築模型、教學器材、學生社團文物,以及畢業紀念冊與畢業合照等物件,透過這些文物一同見證北醫學子從入學到畢業,從新鮮人到北醫人的歷程。(文/秘書處校史室)

【圖:北醫各式早期教學器材】

「從新鮮人到北醫人—北醫早期的校園點滴」

校史館與醫教館舉辦「60週年校慶特展」聯展

展期:2020年10月30日至2021年5月17日

臺北醫學大學為慶祝60週年校慶特別推出兩場檔展;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校史館展出「走過一甲子,今日之北醫」特展;在2樓的醫學教育館展出「從新鮮人到北醫人—北醫早期的校園點滴」特展,展期自2020年10月30日至2021年5月17日止。

本校創校於1960年,最初的臺北醫學院從3間鋁皮屋開始,到今日的北醫大一校六院之體系;從當年的醫、牙、藥3個學系,到今天的11個學院;從200餘名新生,到現在超過4萬名遍佈海內外各界的校友菁英。2020年對於本校而言是意義重大的一年,自1960年創校至今已滿60歲,走過這一甲子的歲月,北醫經歷了許多風雨,不同時期的所經歷的點點滴滴皆存於北醫師生的心中。【左圖:校史館展出「走過一甲子,今日之北醫」特展】【右圖:校史館展出北醫各附屬醫院的模型】

時至今日,北醫的體系與規模與最初的臺北醫學院已經大不相同,現今不論在教學、研究、醫療等各項領域皆表現亮眼,在這個60歲生日的特殊日子裡,有許多回到母校與北醫一起共享這份喜悅的北醫人,因此校史館藉由本次的60週年特展來介紹現今北醫體系的概況,期望透過本次的展覽讓回到母校的北醫人以及將來的北醫學子能夠更加認識整個北醫體系的現況,進而認同北醫。【左圖:醫學教育館展出「從新鮮人到北醫人—北醫早期的校園點滴」特展】【右圖:北醫學子在校園揮灑青春的紀錄】

北醫創校以來,小自書本、玻璃管等教學器材,大至土地、房舍,皆是由私人捐資而來。回顧過往60年來,早期的教學空間、教學環境與校園生活常是老北醫人一輩子的回憶,求學過程中經歷了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並伴隨北醫成長至今。為了喚起校友們曾經在這片校園生活的共同回憶,醫學教育館本次展覽展出了早期建築模型、教學器材、學生社團文物,以及畢業紀念冊與畢業合照等物件,透過這些文物一同見證北醫學子從入學到畢業,從新鮮人到北醫人的歷程。(文/秘書處校史室)【左圖:北醫各式早期教學器材】

北醫大校樹票選活動,「楓香」脫穎而出

北醫大校樹票選活動,「楓香」脫穎而出

活動期間:2019年11月11日至29日

繼2017年「吉祥物票選活動」,選出鳳頭蒼鷹成為臺北醫學大學的正式吉祥物後,2019年底秘書處校史室與學生會再次攜手舉辦「校樹票選活動」,最後票選結果由「楓香」以1,737票脫穎而出,成為北醫大的正式校樹。本次校樹票選活動自2019年11月11日至29日,除全校教職員、學生外,廣大的校友們也一同參與了校樹票選,讓活動格外熱鬧精彩。

秘書處校史室與第13屆學生會也於2019年12月20日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大廳舉辦「臺北醫學大學校樹公告儀式」,現場由朱娟秀副校長擔任嘉賓正式公告票選結果,宣布「楓香」成為臺北醫學大學正式校樹。活動除頒發投票獎與預測獎外,並於現場進行抽獎活動,吸引逾百名學生與同仁共襄盛舉。【圖:朱娟秀副校長在校樹公告儀式中宣告票選結果(左圖),吸引逾百名學生與同仁共襄盛舉(右圖)】

北醫大創校近60年來,校區陸續種植了近1,200餘株樹苗,目前仍留有25種、約800棵大型喬木,以及灌木植栽近20種。本次票選共有3組候選樹種:
1號樹種楓香:是北醫校園內佔地最廣樹種,楓林道更成為北醫地標景觀,校內還有一棵老楓香是臺北市政府「綠色資源檔案」認定追蹤的「受保護樹木」。【右圖:楓林大道上被臺北市政府認定追蹤保護的老楓香】

2號樹種小葉欖仁:是醫學綜合大樓落成後剛植栽的樹種,圍繞於醫學綜合大樓與口腔醫學大樓之間,形態學大樓旁也有自北醫附醫舊大門移植過來的小葉欖仁,見證了過去與現在的北醫。
3號樹種白千層:更是老北醫人的回憶,當年校園百米道右側與操場後面,白千層的數量曾經也是不亞於楓香。
【左圖:圍繞於醫學綜合大樓與口腔醫學大樓之間的小葉欖仁】【右圖:杏春樓旁邊的白千層】

校史室期盼透過這次校樹票選,凝聚師生共識,選出最能傳遞北醫精神的校樹外,也帶領大家回顧這些見證北醫成長的老樹們,傾聽他們背後的故事。最終校樹票選結果,在總票數2,010票中,楓香囊括了1,737票。未來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預計規畫舉辦相關活動及展覽,讓本校同學與教職員能夠更加了解學校日常生活的環境。(文/秘書處校史室)【圖:左起學生會會長陳昶旭同學、校史室陳瑞玲主任、朱娟秀副校長與中獎同學合影】

北醫印象:傾聽萬物低語

「北醫印象」校史館、醫學教育館聯展開幕典禮

展期:2019年5月30日至2020年5月8日

本校校史室為59週年校慶,特別籌劃「北醫印象」聯展,於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校史館展出「傾聽萬物低語」特展;於2樓醫學教育館推出「探訪生態律動」兩檔特覽,展期自2019年5月30日至2020年5月8日止。

「北醫印象」聯展開幕典禮於2019年5月30日中午12點,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大廳舉辦。林建煌校長、李飛鵬副校長、朱娟秀副校長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姚正得副研究員、台灣猛禽研究會蕭啟仁導演與夫人許淑貞女士、陳俊霖校友、邱麗芸學生會長,以及校內許多長官同仁與同學們共襄盛舉。

【左圖:林建煌校長為聯展開幕致辭】【右圖:校史館展出「傾聽萬物低語」特展中】

臺北醫學大學儘管校園坐落於信義計畫區精華地段、與商業高樓毗鄰,校區內仍保留廣大的植被空間,既營造了都市之肺,亦為校園生態環境內的生物多樣性預留永續基地。

因此,在「北醫印象」聯展中,除了介紹與校史交織的老樹往事以及校園植物們遷徙的痕跡,更有穿梭於校園內的各式鳥類、昆蟲,以及北醫吉祥物—鳳頭蒼鷹的標本展出。

【圖:北醫大第二期幹道正式通車時的老照片】

校史館展出「北醫印象:傾聽萬物低語」

北醫校園地處臺北盆地的東緣,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往東不遠便能探訪拇指山、四獸山,接軌南港山系,背靠偌大的雪山山脈。創校之初,除了硬體建設,大型植栽亦是校園風貌建構的一環,校方選植具季節性變化的落葉喬木—楓香,從本次展覽的老照片,還可以看到當年楓林道剛植栽的稚嫩楓香樹。

【圖:當年的楓林道已成為校園內的重要綠色隧道】


【圖:北醫校園內隨處可見黑冠麻鷺亞成鳥(左圖)及蟬蛻(右圖,陳俊霖攝)等大自然的訪客】

當時北醫校地周邊還是一望無際的水田,隨著時間推移,信義區已成為經貿重鎮、躋身黃金地段,校園裡靜靜茁壯的楓香樹們,如今成為通往學生宿舍必經的綠色隧道,更隨著四季景色變化萬千;不僅是師生放鬆身心的漫步小徑,還有不少大自然的訪客,鳥兒、昆蟲自由來去,在樹叢間覓食、築巢,生生不息地在校園中繁衍著。

校園內的老樹也歷經多次的遷徙,有時是道路徵收,有時為因應各項硬體建設。對這些見證北醫成長的老樹們,校方也盡量以移植的方式予以保存。如早年鋁皮屋前圓環的大榕樹,經歷兩次移植,如今仍屹立於形態學大樓旁的榕園區,繼續陪伴著北醫人成長茁壯。歡迎您跟隨著特展的腳步,一同來認識校園的植物,並探訪它們的故事。

醫學教育館展出「北醫印象:探訪生態律動」

北醫對於校園生態環境的營造一向不遺餘力,目前校區內有25種、約800株大型喬木,以及灌木植栽近20種,多元的植物種類為校園生物多樣性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可以發現各式鳥類、昆蟲駐足其中,是同學們進行自然觀察的絕佳場域。不論是對單一物種的外觀與行為觀察,或是個別時段之物種的樣貌與行為轉變,北醫大校園裡潛藏著各種有趣的生態現象等待大家去挖掘。

本次特展還特別展出了本校的吉祥物—鳳頭蒼鷹。鳳頭蒼鷹為臺灣二級保育類動物,亦是少數能在都會區生存繁衍的猛禽類,具備強大的生存力與適應力,其特性與北醫的創業精神有所呼應,因此在2016年校方舉辦的吉祥物推選活動中脫穎而出,在全校師生與校友的共同票選下,成為北醫人的幸運象徵。

【圖:左為林建煌校長(左1)與貴賓參訪醫學教育館,右為鳳頭蒼鷹等鳥類標本及說明】

為了讓本校師生更加了解我們所身處的校園生態環境,透過「探訪生態律動」特展的視角,來認識與我們朝夕相處的這片校園,共享各種鳥類與諸多昆蟲的知識,挖掘校園裡潛藏的各種生態現象,以及鳳頭蒼鷹真實面貌與生活習性。本次聯展特別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鳥類標本,以及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授權撥放「大安小飛俠—鳳頭蒼鷹」生態介紹影片。(文/秘書處校史室)

【左圖:2樓醫學教育館展出「探訪生態律動」特展中】

【下圖:「北醫印象」聯展開幕典禮與會貴賓合影】

 

「北醫印象:探訪生態律動」

「北醫印象」校史館、醫學教育館聯展開幕典禮

展期:2019年5月30日至2020年5月8日

本校校史室為59週年校慶,特別籌劃「北醫印象」聯展,於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校史館展出「傾聽萬物低語」特展;於2樓醫學教育館推出「探訪生態律動」兩檔特覽,展期自2019年5月30日至2020年5月8日止。]

「北醫印象」聯展開幕典禮於2019年5月30日中午12點,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大廳舉辦。林建煌校長、李飛鵬副校長、朱娟秀副校長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姚正得副研究員、台灣猛禽研究會蕭啟仁導演與夫人許淑貞女士、陳俊霖校友、邱麗芸學生會長,以及校內許多長官同仁與同學們共襄盛舉。
【左圖:林建煌校長為聯展開幕致辭】【右圖:校史館展出「傾聽萬物低語」特展中】

臺北醫學大學儘管校園坐落於信義計畫區精華地段、與商業高樓毗鄰,校區內仍保留廣大的植被空間,既營造了都市之肺,亦為校園生態環境內的生物多樣性預留永續基地。因此,在「北醫印象」聯展中,除了介紹與校史交織的老樹往事以及校園植物們遷徙的痕跡,更有穿梭於校園內的各式鳥類、昆蟲,以及北醫吉祥物—鳳頭蒼鷹的標本展出。【圖:北醫大第二期幹道正式通車時的老照片】

校史館展出「北醫印象:傾聽萬物低語」
北醫校園地處臺北盆地的東緣,擁有豐富的自然生態環境,往東不遠便能探訪拇指山、四獸山,接軌南港山系,背靠偌大的雪山山脈。創校之初,除了硬體建設,大型植栽亦是校園風貌建構的一環,校方選植具季節性變化的落葉喬木—楓香,從本次展覽的老照片,還可以看到當年楓林道剛植栽的稚嫩楓香樹。
【左圖:當年的楓林道已成為校園內的重要綠色隧道】
【下圖:北醫校園內隨處可見黑冠麻鷺亞成鳥(左圖)及蟬蛻(右圖,陳俊霖攝)等大自然的訪客】

當時北醫校地周邊還是一望無際的水田,隨著時間推移,信義區已成為經貿重鎮、躋身黃金地段,校園裡靜靜茁壯的楓香樹們,如今成為通往學生宿舍必經的綠色隧道,更隨著四季景色變化萬千;不僅是師生放鬆身心的漫步小徑,還有不少大自然的訪客,鳥兒、昆蟲自由來去,在樹叢間覓食、築巢,生生不息地在校園中繁衍著。

校園內的老樹也歷經多次的遷徙,有時是道路徵收,有時為因應各項硬體建設。對這些見證北醫成長的老樹們,校方也盡量以移植的方式予以保存。如早年鋁皮屋前圓環的大榕樹,經歷兩次移植,如今仍屹立於形態學大樓旁的榕園區,繼續陪伴著北醫人成長茁壯。歡迎您跟隨著特展的腳步,一同來認識校園的植物,並探訪它們的故事。

醫學教育館展出「北醫印象:探訪生態律動」
北醫對於校園生態環境的營造一向不遺餘力,目前校區內有25種、約800株大型喬木,以及灌木植栽近20種,多元的植物種類為校園生物多樣性打下良好的基礎,在校園的各個角落,可以發現各式鳥類、昆蟲駐足其中,是同學們進行自然觀察的絕佳場域。不論是對單一物種的外觀與行為觀察,或是個別時段之物種的樣貌與行為轉變,北醫大校園裡潛藏著各種有趣的生態現象等待大家去挖掘。

本次特展還特別展出了本校的吉祥物—鳳頭蒼鷹。鳳頭蒼鷹為臺灣二級保育類動物,亦是少數能在都會區生存繁衍的猛禽類,具備強大的生存力與適應力,其特性與北醫的創業精神有所呼應,因此在2016年校方舉辦的吉祥物推選活動中脫穎而出,在全校師生與校友的共同票選下,成為北醫人的幸運象徵。【圖:左為林建煌校長(左1)與貴賓參訪醫學教育館,右為鳳頭蒼鷹等鳥類標本及說明】

為了讓本校師生更加了解我們所身處的校園生態環境,透過「探訪生態律動」特展的視角,來認識與我們朝夕相處的這片校園,共享各種鳥類與諸多昆蟲的知識,挖掘校園裡潛藏的各種生態現象,以及鳳頭蒼鷹真實面貌與生活習性。本次聯展特別感謝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鳥類標本,以及財團法人大安森林公園之友基金會授權撥放「大安小飛俠—鳳頭蒼鷹」生態介紹影片。(文/秘書處校史室)
【左圖:2樓醫學教育館展出「探訪生態律動」特展中】
【下圖:「北醫印象」聯展開幕典禮與會貴賓合影】

北醫醫療體系群像:附屬醫院文物展

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舉辦「北醫醫療體系地圖」聯展

展期:2019年3月6日至5月24日

本校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特別籌劃了北醫醫療體系地圖聯展,分別推出「從鋁皮屋到一校六院:北醫醫療體系的創生」、「北醫醫療體系群像:附屬醫院文物展」兩檔展覽,由2019年3月6日起展出至5月24日,希望透過這次的展示,讓全校師生與參觀者能更了解本校醫療體系的整體架構與醫療特色。

臺北醫學大學從1960年創校以來,從無到有,以幾間鋁皮屋開始長達一甲子的醫學教育之路,發展到今日一校六院的規模,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讓參觀者能夠更加了解北醫大醫療體系創生過程中的艱辛與創業精神。

【圖:從鋁皮屋到一校六院:北醫醫療體系的創生展,正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校史館中展出】

建校初期,由於沒有自己的附設醫院,長期以來學生實習的場地,需要仰靠其他各大公私立醫院的協助。這些醫院雖然開放名額供本校學生實習,但實際的教學品質與管理卻參差不齊,十餘年來發生多次溝通問題,造成學生、醫院與學校的困擾,也使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校方著手規劃興建附設醫院,經過多年努力,在1976年於校區內完成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為本校學生最佳的實習場域,也讓北醫人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醫院。

【左圖:北醫附醫的醫訊創刊號(左圖)及創辦人徐千田醫師在附醫看診時的病歷手稿(右圖)】

第二家附屬醫院萬芳醫院,是臺北市政府於1996年以「公辦民營」模式,委託本校經營管理。而取得萬芳醫院的經營合約,也是校務發展的重大突破,同時也向國人證明了北醫體系經營醫院的能力與魄力。【左圖:萬芳醫院歷年來5次通過JCI評鑑的證書】

【右圖:歡迎全校師生蒞臨校史館、醫學教育館一起來,認識北醫大醫療體系的脈絡與傳承】

雙和醫院是全國第一個由行政院衛生署委託民間興建、經營的BOT案醫院,本校以兩附屬醫院的經營成效為基礎,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於2004年簽訂50年經營契約,在2008年正式開幕,成為本校第三所附屬醫院。

【左圖:《雙和醫訊》創刊號(左)與開院的時空膠囊(右)】【右圖:雙和醫院第一、二醫療大樓動土紀念石】

三家附屬醫院提供了學生臨床實習的機會,也讓校友們有奉獻所學、回歸母校凝聚向心力的工作空間。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本校更朝向專業分工的目標,針對特定醫療服務範疇,發展整合化醫療與研究。

之後,北醫大於2013年整合三院癌症醫療系統腫瘤醫學資源,成立了「臺北癌症中心」,全力推動癌症早期臨床試驗、發展轉譯醫學、培養醫師科學家;2015年接受中國寧波委託營運管理「臺北醫學大學寧波醫療中心」,引進臺灣優質醫院管理模式,樹立了臺灣醫院管理輸出、兩岸合作辦醫的新模式;2018年整合三院的神經科醫師,再加上學校基礎神經科學的專業醫事人才,成立「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強化臨床整合,共同合作、討論治療政策,提供病患最優質且全面的醫療服務。

【左圖:臺北癌症中心正在興建中的癌症醫院大樓模型(左)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揭幕簽名軸(右)】

臺北醫學大學如今不僅踏出了吳興街的街廓,在大臺北地區形成金三角的龐大醫療體系,每家附屬醫院也都以全然不同的型態各自獨立經營,卻又資源共享,獨步國內外醫學大學。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舉辦的「北醫醫療體系地圖」聯展,藉由各醫院開院以來的各項重要紀念文物與發展歷史介紹,以彰顯創立之艱辛與醫療服務的理念。(文/秘書處校史室)

【下圖:北醫醫療體系群像:附屬醫院文物展】

從鋁皮屋到一校六院:北醫醫療體系的創生

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舉辦「北醫醫療體系地圖」聯展

展期:2019年3月6日至5月24日

本校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特別籌劃了北醫醫療體系地圖聯展,分別推出「從鋁皮屋到一校六院:北醫醫療體系的創生」、「北醫醫療體系群像:附屬醫院文物展」兩檔展覽,由2019年3月6日起展出至5月24日,希望透過這次的展示,讓全校師生與參觀者能更了解本校醫療體系的整體架構與醫療特色。

臺北醫學大學從1960年創校以來,從無到有,以幾間鋁皮屋開始長達一甲子的醫學教育之路,發展到今日一校六院的規模,希望透過這次的展覽,讓參觀者能夠更加了解北醫大醫療體系創生過程中的艱辛與創業精神。

【圖:從鋁皮屋到一校六院:北醫醫療體系的創生展,正在醫學綜合大樓前棟1樓校史館中展出】

建校初期,由於沒有自己的附設醫院,長期以來學生實習的場地,需要仰靠其他各大公私立醫院的協助。這些醫院雖然開放名額供本校學生實習,但實際的教學品質與管理卻參差不齊,十餘年來發生多次溝通問題,造成學生、醫院與學校的困擾,也使學生學習效果不佳。為了解決這一現象,校方著手規劃興建附設醫院,經過多年努力,在1976年於校區內完成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成為本校學生最佳的實習場域,也讓北醫人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醫院。

【左圖:北醫附醫的醫訊創刊號(左圖)及創辦人徐千田醫師在附醫看診時的病歷手稿(右圖)】

第二家附屬醫院萬芳醫院,是臺北市政府於1996年以「公辦民營」模式,委託本校經營管理。而取得萬芳醫院的經營合約,也是校務發展的重大突破,同時也向國人證明了北醫體系經營醫院的能力與魄力。【左圖:萬芳醫院歷年來5次通過JCI評鑑的證書】

【右圖:歡迎全校師生蒞臨校史館、醫學教育館一起來,認識北醫大醫療體系的脈絡與傳承】

雙和醫院是全國第一個由行政院衛生署委託民間興建、經營的BOT案醫院,本校以兩附屬醫院的經營成效為基礎,在激烈競爭中脫穎而出,於2004年簽訂50年經營契約,在2008年正式開幕,成為本校第三所附屬醫院。

【左圖:《雙和醫訊》創刊號(左)與開院的時空膠囊(右)】【右圖:雙和醫院第一、二醫療大樓動土紀念石】

三家附屬醫院提供了學生臨床實習的機會,也讓校友們有奉獻所學、回歸母校凝聚向心力的工作空間。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本校更朝向專業分工的目標,針對特定醫療服務範疇,發展整合化醫療與研究。

之後,北醫大於2013年整合三院癌症醫療系統腫瘤醫學資源,成立了「臺北癌症中心」,全力推動癌症早期臨床試驗、發展轉譯醫學、培養醫師科學家;2015年接受中國寧波委託營運管理「臺北醫學大學寧波醫療中心」,引進臺灣優質醫院管理模式,樹立了臺灣醫院管理輸出、兩岸合作辦醫的新模式;2018年整合三院的神經科醫師,再加上學校基礎神經科學的專業醫事人才,成立「臺北神經醫學中心」,強化臨床整合,共同合作、討論治療政策,提供病患最優質且全面的醫療服務。

【左圖:臺北癌症中心正在興建中的癌症醫院大樓模型(左)臺北神經醫學中心揭幕簽名軸(右)】

臺北醫學大學如今不僅踏出了吳興街的街廓,在大臺北地區形成金三角的龐大醫療體系,每家附屬醫院也都以全然不同的型態各自獨立經營,卻又資源共享,獨步國內外醫學大學。在這樣的基礎之上,校史館與醫學教育館舉辦的「北醫醫療體系地圖」聯展,藉由各醫院開院以來的各項重要紀念文物與發展歷史介紹,以彰顯創立之艱辛與醫療服務的理念。(文/秘書處校史室)

【下圖:北醫醫療體系群像:附屬醫院文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