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
1981-1990
經過北醫第1個10年的快速建設後,1970年開始北醫便少有新的建築物興建,1970-1980年其間主要的建設為附屬醫院第一大樓以及行政大樓(今口腔醫學大樓),此後遲至1980年代,北醫才有唯一的新建物「杏春樓」。這棟大樓是謝孟雄院長1981年8月底奉教育部至美國觀摩醫學教育之後,為學校長期發展所定下的目標。雖然1970年以後北醫財務日益緊縮,但因學校內部財務政策持續改革,且為了提高教學及學術研究績效,積極向教育部爭取補助,終於獲得教育部認可,提供新臺幣2,800萬元,作為70、71學年度「教學改進及獎助:私立學校教學獎助」,以用來添購教學儀器及興建第二教學大樓(今杏春樓)。
「杏春樓」籌劃起於1981年秋天,1982年3月5日開工,1983年9月落成,地下一樓為書庫,地上一樓作圖書閱覽室,二樓則為行政辦公室與教室,三、四樓供作可容納450座席之演講廳及學生社團活動室。而原圖書館及行政單位騰出充作實驗室和研究室,「杏春樓」的興建對北醫的教學品質提升良多。
除「杏春樓」興建計畫外,學生需求強烈的圖書館更新計畫也在1981年的暑假進行,工作內容包括設備的改善與汰換,且規劃擺放歷年來過期零散的期刊及書籍。10月正式加入全國科技圖書館館際合作組織,但因成效不佳,於翌年擴大服務範圍:除教職員工外,學校各科系學生均可申請館際合作資料複印,另外圖書館也提供國外研究資料的代辦手續,此次更新計畫於1982年教育部正式展開全國公私立大學圖書館的評鑑工作中獲得高度肯定。
自黃金江院長開風氣之先帶領主管訪視學生見實習醫院後,每年與見實習醫院座談即成為傳統, 圖為董大成院長 ( 前排左五 ) 帶領北醫行政教學主管與馬偕醫院同仁合影
杏春樓動土,由謝孟雄院長(左一)主持
美國密蘇里大學醫學院放射科主任,為北醫醫學系第1屆校友蔡芳洋教授,經由其居中聯繫、積極奔波,經過5年左右的籌劃,促成北醫與密蘇里大學合作,簽訂學術交流協議書,締結成為姊妹校。不僅增進了國際間學術文化的交流,也提升了北醫的校譽。1990年2月7日,美國密蘇里大學校長羅素夫婦蒞臨本校,徐董事長、江院長以及全體師生校友皆表熱烈歡迎之意,甚至衛生署施純仁署長、教育部代表均應邀參與盛會。1990年以後,北醫的國際化腳步開始加快,北醫校友旅居海外逐漸展現成果,透過校友所帶動的國際交流與研究經驗的回饋愈來愈見成果。
北醫與密蘇里大學簽約,由江萬煊院長(左)、羅素校長(右)共同簽署
1981年至2000年,北醫是否應該擴校、遷校,或是發展第二校區均是北醫師生乃至校友所關心的焦點,其中1981-1990時期,遷校的議題尤其引發為全校大規模的辯論活動。
北醫校舍所處的信義計畫區是政府規劃的經貿中心,整體發展快速,校園周邊土地價格竄升,使得學校無法透過購買鄰地增添教學研究的空間。因此,自1970年代末期起10餘年間由各董事與地方企業提出方案琳瑯滿目,特別是此時為了擴充學校用地,部分企業提出換地以爭取學校發展經費等問題討論最為熱烈。
歸納這個時期主要的方案有:1977年的新竹科學園區案、1985年楊梅案,以及1988-89年的新光集團、霖園集團(國泰)、長榮集團以及地方建商以等值交換土地等各方案。
1977年討論的新竹科學園區案經過數年規劃,也曾經於媒體中曝光,但因牽涉法令問題無法解決,因此沒有進一步發展,在校內也未引起注意。
80 年代學生宿舍
1985年楊梅案是最早受到矚目的方案,起因是當時政府實施容積管制,限制校區內建築物之發展,學校擬規劃部分遷至楊梅。由於此案是以處理吳興街部分土地,另行在楊梅購買校地興建,將使得吳興街校區僅能容納高年級學生,因此並未獲得同學的認可。且因董事會未能達到共識,本案的師生座談會,董事無人出席。其後,胡水旺董事提議和楊梅建商交換土地,並由建商負責建築物,因董事會董事長林山鐘先生以違反私校法,拒絕由校方出函教育部,並表示願辭董事長一職而引發其他董事爭論,此案因此無疾而終。在1986年底時,學校決議遷擴校之議擱置,並允諾之後會秉持先報請教育部核准及先建後遷的原則。
1988至1989年,正值董事會改選。霖園集團(國泰)、長榮集團,還有新光集團均提出方案希望介入協助北醫經營,此舉在當時引發學校師生間的熱烈討論。此外,同時間亦有兩建商想以等值交換土地的方式,以內湖或是汐止5萬坪土地交換當時北醫土地。
由於當時學校礙於經費缺乏,軟硬體建設及更新較之同時期各大學緩慢,學校師生對於強調捐資興學的霖園集團,及新光集團採取歡迎的態度。因此全校問卷有高達95%的學生表歡迎霖園集團(國泰)捐資。霖園與新光兩集團所提出的計畫因牽涉到商業集團介入教育機構的基本問題,董事會憂心學校被財團把持,改變辦學初衷,加之徐千田董事長對於校方是否有能力支付借貸的利息抱持懷疑態度,所以財團並未進一步發展。
1989年底,建築師洪昌祺則對北醫提出信託開發的構想,並且由董事、校友和師長共同組成整體發展委員會,籌劃北醫未來及第二校區的發展,以不出售現有校地,先建後遷為原則,擬定北醫信託經營計畫綱要:提供校本部後方土地出租年以收取20億作為建設第二校地之基金30。當時共有8家財團,向董事會領取信託開發合作案要點,而日本住友商社符合6項原則。之後太平洋和住友商社均提出合作企畫書,因住友計畫較受青睞,最後決定和住友合作。
住友案討論時間從1989年底至1991年,學校與住友商社雙方對於合作細節作多次討論,其間由於不同財團與中介人,及住友商社態度改變,1991年協議失敗,最終還是回歸由學校自行建設吳興校區,第二校區的構想作為第二項考量執行。
回顧1981-1990年的北醫,不論對內對外,甚至上至董事會均是紛擾動盪的,但無可否認的是經過10餘年的開放討論及學生的積極參與,的確推動了董事會與學校領導者多面向考量北醫發展的可能性,並正視校園建設與教學環境改善的需求。
在董事會方面,延擱多年的臺北醫學院財團法人登記於1987年完成,學校產權有更穩固且獨立的基礎。儘管這10年來不斷討論的遷校、擴校,甚至將北醫市立化案最終沒有確切的結論,董事會通過擴建附設醫院、興建教研大樓,兩項決議卻讓1990年代的北醫在原有的土地上有了新的契機——在吳興街原有的土地上發展一所小而美的精緻大學。
1988 年校方成立民主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