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步邁進
1991-2000
1981年董事會因內部的爭議,首次被教育部下令解散,至1992年止爭議仍未完全解決,造成第9屆董事改選無法完成,因此1992年4月6日教育部再次解散董事會。由教育部成立董事遴選小組推薦國內醫界領袖謝獻臣等11人,組成新的董事會,協助北醫重整。
新的董事會有8位是當時國內醫學院或附設醫院現任或前任院長、副院長及學者,3名為校友。沒有過往沉重的包袱,以醫學教育專業及校友為主的組合,讓董事會重新扮演穩固學校發展的角色。1990年代北醫的校務,便在董事會的支持與協助下,開創新的局面。
1990年代,新大樓陸續興建,並配合校內師生的需求及因應資訊時代的來臨,全校也設置共同服務中心與建置e化環境,讓北醫師生享有便捷舒適的研究、教學環境。
空間建置
此時期最顯著可見的變革是教學研究空間的增加,一系列新建築陸續完工:教學研究大樓(1993)、附設醫院第二醫療大樓(1994)、拇山學苑(1996)、體育館(2002)與醫學綜合大樓(2003)。創校以來舊建築長期使用也漸露疲態,學校啟動更新工程:附設醫院第一醫療大樓(1996)、杏春樓(1998)、楓林廣場(2000)、形態學大樓(2001)、實驗大樓(2002)。10年內,舊建築重新展現風華,改善空間配置配合現代師生需求,新建大樓則增加數千坪的樓地板面積,實際解決長年空間不足的問題,為教學研究能量的提升,提供良好的硬體基礎。
教學研究大樓與附設醫院第二醫療大樓(原名病房大樓)
教學研究大樓與第二醫療大樓是江萬煊院長任內努力推動的兩項重要工程,後經董事會排除財務困難,通過興建計畫。教學研究大樓興建計畫緣於市府拓寬道路並興建公園,北醫早期建物藥學大樓被拆除,教學研究空間嚴重不足,因此於1998年10月26日董事會議決議通過,興建地上十層地下一層之教學研究大樓。由於建坪達3,417坪,教學研究大樓不僅提供校內師生極需的教學研究空間,進駐的學術單位除藥學系所外,尚有營養、護理、公衛系、病理科和研究所等。1990年6月動土興建,1994年3月26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
附設醫院第二醫療大樓的興建計畫於1987年11月23日董事會通過,由於原土地屬於住宅區,初期僅能規劃為四層樓高建物,考量未來發展性,經與臺北市政府多次協商後,以地上八層地下二層120床申請興建,並於1988年獲教育部核准。第二醫療大樓的興建,補足了衛生署教學醫院評鑑要求至少300床方才符合區域醫院的標準,同時,因榮總77學年度起不再收受北醫實習生,長庚也以長庚醫學院成立減少北醫實習生名額,第二醫療大樓及時解決學生實習場所不足的教學問題。
第二醫療大樓於1989年動土興建,1994年6月4日舉行落成啟用典禮,也因為校區用途重新規劃,屹立30年的校門因此換了方向,由面對吳興街改變為面對吳興街220巷,北醫的面貌煥然一新。
拇山學苑
拇山學苑是1993年市府拓寬道路,拆除男生宿舍後所興建的學生宿舍。這棟建築地上九層地下二層,基地面積864坪,總地板面積3,591.3坪,可提供男女同學800名住宿床位。採4人1房,每房各設有衛浴設備及冷氣空調,並提供電腦網路系統、電視天線、逆滲透生飲設備等。在地下一樓還設有交誼廳、洗衣部、餐廳、便利商店等,給予每位住宿學生一個優良便利的環境。此外,拇山學苑頂樓還特別設立了「群英樓」,為招待校友及來訪貴賓住宿之用,且將6間精緻套房分別命名為:「松軒、竹軒、梅軒、蘭軒、菊軒、荷軒」。此建築於1994年10月開工,1997年完工落成。
醫學綜合大樓動土,左二為胡俊弘校長
醫學綜合大樓與體育館
興建醫學綜合大樓是胡俊弘校長就任後,擬定改制醫學大學計畫的硬體規劃之一,1994年由許常吉建築師完成初步規劃。1995年,學校爭取接辦萬芳醫院必須投入鉅額資金,因而延緩此一計畫,直至1997年,胡校長於董事會中提出醫學綜合大樓興建計畫草案,經董事會討論通過支持。此後,校內舉行多次會議討論,並公開競圖,最後規劃為「醫學綜合大樓」與「體育館」兩大區塊,總樓地板面積高達14,500坪,超過北醫創校以來所有建物樓地板面積的總和。
整體工程於1999年12月18日動土,2000年3月9日正式開挖,歷經3年,體育館先行落成,於2002年12月23日啟用,樓高十六層地下三層的主體建物則稍晚於2005年6月1日正式啟用。體育館可分為綜合球場及室內溫水游泳池,還搭配SPA、蒸氣室與烤箱等附屬設備,解決了原有操場易受風雨影響的缺點;醫學綜合大樓則分為前、後棟,規劃作為行政中心、圖書館、實驗研究室、教室以及學生活動用。由於興建工程需破壞原有校園景觀及活動設施,在動工前即著手規劃校園植栽與更新等問題。為了將校內原有的植栽做妥善的處理,舉辦一系列「楓香永續」活動,並配合校內舊建築更新工程,使得醫學綜合大樓完工時,整體校園環境也完成全面性的改善。
配合醫療環境分工逐漸多樣化的需求,並以「健康大學」為目標,北醫積極籌劃成立新的系所。
在大學部,因應全民健保實施帶來醫療機構經營型態的變化,於1997年成立醫務管理學系,這是北醫第一個管理學系,首任系主任為盧美秀教授,招收學生50人,學生學習的課程內容包括政策擬定、企劃、績效、成本制度等。1999年,生藥技術學系成立,由楊玲玲教授擔任首任系主任,依北醫長期研究生藥學與生物資源的經驗給予在職生進修學習,2003年8月更名為生物資源技術學系。
除大學部課程外,學校也考量校地短期無法擴大,研究所成為此時期發展重心,因此10年間從只有醫學、藥學兩研究所,快速增加生藥學研究所、細胞及分子生物研究所、護理研究所、保健營養學研究所、公共衛生學研究所、醫學資訊研究所、醫務管理學研究所、傷害防治學研究所、生物醫學材料研究所、藥理學研究所、口腔復健醫學研究所,至2000年北醫已經擁有9個學系,13所研究所,改名大學後則整合為5個學院。
在系所成長帶動下,學生人數由1991年的2,937人成長為4,285人,專任教師人數從191人,增加為311人(兼任教師439人),10年內學生成長四成五,專任師資成長超過六成。
學校不僅在校內進行研究 工作,也積極對外尋求合作對象
謝獻臣董事長 ( 左 ) 與陳水扁市長簽定萬芳醫院委任合約
萬芳醫院是北醫自1976年設立附設醫院後第二家附屬醫院,也是校務發展重大的突破,不僅讓北醫首次踏出吳興街的街廓,同時也向國人證明了北醫體系經營醫院的能力與魄力。
1995年底,臺北市政府決定將落成多年卻閒置未用的萬芳醫院以「公辦民營」模式,委託民間經營。在董事會的支持下設立「萬芳專案工作小組」,由胡校長擔任主任委員,當時的盧美秀教務長、附醫陳庵君院長、吳志雄、曾啟瑞、邱文達3位副院長擔任副主任委員、雷宗憲擔任執行秘書、張維容擔任專案專員,以及學校、附醫多位同仁共同組成。
由於萬芳醫院屬臺北市政府首宗公辦民營的醫療機構,各醫學院校與機構多有疑慮,1996年3次審核,除第一次有慈濟醫學院申請外,第二與第三次都僅有北醫提出申請。萬芳醫院經營權,終於在北醫鍥而不捨的努力和堅持下,辛苦但順利地取得。
1996年7月17日,陳水扁市長、陳寶輝局長(衛生局)和謝獻臣董事長、胡俊弘校長簽下萬芳經營9年合約。
同年8月9日北醫立刻成立萬芳醫院籌備處,胡俊弘校長擔任籌備處主任,並任命北醫附設醫院邱文達副院長為執行長。展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從衛生局手中接手,除了建築物本身外,一切從零開始。籌備處同仁以院為家,全年無休,進行制度規劃設計、人員招募、工程發包、採購儀器設備、執照申請等大大小小的開院作業。
萬芳醫院依照合約在半年內開院,1997年2月15日正式開幕,董事會通過,胡校長提名邱文達醫師為萬芳醫院院長。
創校時的建築鋁皮屋,於 1999 年 10 月拆除,拆除 前同學在牆面貼上黃絲帶寄于祝福
在這10年中,以「醫學人文」為核心的校園文化逐漸建立。透過校內的活動,北醫整體營造尊重生命、愛校及全人教育的精神。
1994年3月26日,校史館在教學研究大樓一樓啟用,創校以來的重要文物與簡史均陳列於館中,除了開放館藏外,建立校史館過程中,校內師生與校友的參與也成為校史文化認同的過程。
1999年,為了醫學綜合大樓的興建,校內成長多年的楓香校樹必須砍除,但學校卻選擇尋找有意願接納老樹的學校與個人,決定將校樹以遷移的方式讓楓香校樹能繼續繁衍,最後於3月21日將280棵校樹遷移至東吳大學、實踐大學、育達商職、臺北大學,及桃園邱振益先生處。
倡議尊重生命的重大活動,還有醫學院校每年必須進行的「慰靈祭」。2000年,為了讓學生體會生命的可貴,及大體捐贈者的偉大情操,學校將以宗教儀式為主的慰靈祭,改為學生共同參與,並且讓學生與家屬互動的「解剖英靈追思會」,把此活動提升為學生醫學人文學習的一環。
針對醫學生的人生使命,關愛學校,熱愛研究以及學校與學生、家長的互動,每一年都有特定意義的例行性活動,包括「白袍典禮」、「校園走透透」、「穆拉德週」、「展臂歡迎新朋友」,讓北醫這個10年校內充滿新的氣息,也化解了上一個10年學校與學生間緊張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