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基始奠
1960-1970
本校經由創校董事們的奔走所創立,一開始並不順利,初期周旋在教育部與購置校地的一波三折中,幸經相關人士協助,終於突破重重困難,獲得建校許可。但是,接下來更是百事待舉,畢竟以私人興學的方式興建一座醫學院,背後沒有雄厚財團的資助,可以想見考驗才真的開始。隨之而來所要面臨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即是校內的基礎建設。建校初期,僅有臨時辦公室、鋼筋混凝土三層的共同大樓A棟及B棟。A棟教室有教室3間、圖書室、衛生室、化學實驗室。B棟教室有教室2間、生物實驗室、生理實驗室。但是,在北醫董事及徐千田院長和教職員們的帶領下,年年都有新興建設,從形態學大樓到實驗大樓,乃至教學大樓的陸續完成,在短短4年間已完成作為醫學院應具備教學與研究的基礎建設,以致當教育部當局蒞校考察本校建設時,迭獲好評。
本校建校後的第1個10年,可以說是從慘澹經營到成果豐碩,在硬體建設方面,注重在醫學教學設備之建置,在董事會與徐千田院長的奔走經營下,基礎建設均在前5年已達到作為醫學院應有的規模。
創校初期的鋁皮屋
動物實驗室圈養的羊群,是早年校園中常見的景象
移山填土工程
本校校地原為一片稻田,建校之初,董事會方面曾頗費一番苦心,解決校園整地的填土問題。1959年11月間,董事會利用中華商場剩餘土方,經多方接洽載運到本校開始填土,後來購得一批後墓地山區,便改用輕便鐵道車運土填土,但當時本校校地共約23,000坪,平均填高60公分,所需土方數量甚為驚人,遂於次年在校區後方拇指山腳,購地1,000餘坪,借用開山機,挖土運到校址。1961年10月間另改用軍工機械作業填土,期間遭遇困難重重,時輟時作。直到與臺灣省政府軍工協建處訂立正式合約後,填土作業方上軌道,整個填土工程於1963年的9月始告完成,負責該項施工的第一軍團工兵指揮部所屬施工部隊,至9月5日撤離本校,填土作業整整歷經4年的光景。為擴充本校校地,於1966年9月,又在本校右側毗連處增購長方形土地一塊,計2,200坪。
形態學大樓(第一實驗大樓)
本校作為醫學院校,自創辦以來,最感苦惱及棘手的問題,便是缺乏人體可供解剖實習,只得向臺大醫學院和國防醫學院借用。但是,自從形態學大樓蓋建以後,由於設備的新穎及設計的用心,改變了此一窘境。
形態學大樓所在地以前是一塊水池,在1962年8月底竣工落成,10月啟用,計耗資100餘萬元。該建築物的完成,不僅是北醫教學研究的最重要建築,同時堪稱為臺灣各醫學府中最大、最完善的形態學大樓,歷來為蒞校參訪者讚不絕口,奠立北醫邁向進修學習的穩固基礎。
形態學大樓為二層鋼筋水泥工程,占地300建坪,總建坪為600坪。就整體配置而言,第一層計有階梯式教室1間(可容納160人),標本室1間,解剖學準備室、暗室各1間,解剖學實驗室1間(計有解剖臺16臺),淋浴及鍋爐設備,屍體儲藏室(可容60具屍體),屍體處理室及管理室各1間,尚有男女廁所共3間。二樓上有切片工作室1間,教師研究室3間,教材準備室1間,組織及病理共用實習教室1大間(計有實驗台20臺),儲藏室1間,顯微鏡儲藏室1間(可儲納600餘臺顯微鏡),管理室1間。
形態學大樓正式啟用後,1962年12月第一批解剖的4具無語良師送至。由於解剖館設備的新穎與齊全,各級法院檢察官、刑警大隊法醫常來參觀,甚至作為官方解剖遺體借用之處。至翌年年底,無語良師已增至44體,就當時解剖用屍體的儲藏量而言,已是全國醫藥學院校之冠。
形態學大樓外觀
切片室一覽
早年之解剖課
實驗大樓(第二實驗大樓)
本校實驗大樓(初期規劃名稱為生化、細菌、藥理大樓)的工程建設,在1962年11月得到臺灣省教育建設基金管理委員會核定貸款100萬元而著手興建。這是本校建校以來第一次得到政府貸款補助,也是當時全臺私立學校中得到貸款額度最高的學校。
實驗大樓設計為三層樓房,連接形態學大樓的顯微鏡儲藏室,與形態學大樓垂直,各層包括1個實驗室及附屬房屋,可供生理、藥理、細菌、寄生蟲、生化及有機化學六學科共同使用。
實驗大樓經過長期規劃參觀與蒐集各醫學院實驗設備,由兩棟主建築物和一附屬建築物所構成,主建築物一為學生實驗室大樓,居左,接近形態學大樓,一為實驗準備及研究室大樓,居右;中間部分包括樓梯、升降機及廁所、水塔等設備的五層高樓。按層數來言,第一層是生理學和藥理學二科的實驗室和準備研究室,第二層是細菌學和寄生蟲學二科,第三層是生物化學和有機化學兩科。至1964年4月15日正式開工,翌年4月8日完成,建築總面積有1,300餘坪。
教學大樓(又稱第一大樓)
教學大樓(初期規劃名稱為教室中心大樓)於1963年5月1日正式開工,12月20日竣工。該大樓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之三層大樓,占地面積約439坪,總建築面積1,321坪。共有階梯教室14大間,男女廁所各6間。各教室計有容160座位教室6間,容190座位教室8間,皆具備視聽教育之完善設備,教學大樓落成後遂成為本校學生上課與活動之中心。
教學大樓在主構造體完成之後,第一層4間的階梯教室即於52學年度9月開學啟用。教學大樓內部課桌椅支架全為鑄鐵製成,桌面亦為檜木板面,每座位的寬度為60公分,砌磚均採德國造磚機高壓成模,建材品質均屬上選,力求堅固耐用。教學大樓兩側大牆面原先規劃浮雕壁畫設計,敦請名雕刻家楊英風先生設計製作,一面是有關醫藥科學意義的浮雕,另一面將為有關綜合文化意義的浮雕,象徵專業的醫學與人文的精神結合的深意,可惜後來因故未能完成。
以上幾項主要建築或建設,係由吳明修建築師所規劃執行,為創校初期最核心重要的建築工程,以當時風行全球的現代主義思潮出發,力求結構簡潔有力,空間明亮寬敞,表現材料的本質。建築風格以清水混凝土柱梁與紅磚窗台為主調,綴以墨黑門框和原色門扇,成為北醫早期深具特色之建築,日本名建築師丹下健三與美日醫學權威都特別前來參觀。
北醫校門早年位於吳興街,於1964年完成以四面傘狀結構物形成一字形排列之大門,並在校門左前方立以一支12公尺高十字形柱塔,上鑲有賈景德先生所書「私立臺北醫學院」字樣,也是北醫早期之精神象徵。其他如腳踏車棚、籃網球場、舊校門及校門水泥牆、倉庫及員工宿舍、校園圍牆、福利社與可容納4、500人共餐的餐廳等等,也都是創校後陸續建設完成,它們都是老北醫人的共同回憶,如今皆已拆除或重建,使得遺留下來的教學大學、形態學大樓、實驗大樓等在本校的歷史建築保存上,顯得更彌足珍貴。
教學大樓
校門口及附屬醫院第一醫療大樓
北醫創校後的第 1 個 10 年,成績輝煌,畢業人數及傑出校友也漸在各社會上嶄露頭角,校友會的成立時機已經成熟。1970 年6 月 1 日,來自臺北市和全臺各地數以百計的北醫歷屆畢業生,於本校 10 週年校慶之夕,在臺北市中山堂光復廳舉行了一次象徵大團結的盛會,並宣布北醫校友會正式成立。當天出席籌備會者有徐千田院長、甲凱訓導主任、各科系主任、市府社會局官員、在校學生和校友約 300 人。會中由李宏信校友報告籌備經過,並投票選出首屆幹事,計有洪丁興等 15 位校友當選為幹事,王以仁等 5 位為候補幹事。再由第一次幹事會推定黃昭彥為總幹事,劉世智負責總務,江文彥負責文書,林正智負責出版,林嘉男負責康樂,洪丁興負責服務。
結語
本校的創辦核心人物是胡水旺醫師,創辦初衷係受杜聰明博士所影響,並在杜聰明博士南下創辦高雄醫學院後,念念不忘要在臺北創立「北醫」,以延續日本時代的「臺北醫專」精神。北醫創立後,臺灣南北兩個私立醫學院,彷如難兄難弟,情同手足,例如北醫創校後的每屆畢業生的畢業旅行,一定造訪高醫,而杜聰明院長必親率師生歡迎本校師生,二校彷如兄弟般的情誼,由此可見一斑。
本校完全由醫藥界人士捐資創設,前 5年(1960-1965)可以說是最困苦的艱難時期,而且幾乎所有的基礎建設也都完成於這 5 年之間。回首來時日,無論是一塊土地、一棟房子、一本書、一根玻璃管,以及一切儀器設備,無一不一點一滴由私人捐資興建購置起來的。創校初期每逢雨天,走進寸步難行之大門,直到後棟實驗室便形成一長條泥濘不堪羊腸小道;再者,由於多項建設亦必須推動,故校務經費始終入不敷出,董事會光為「錢」事便傷透腦筋。但是校方付出所取得的成果卻成就斐然,泥濘不堪的羊腸小道在建校第 4 年,成為寬闊的雙線柏油花園大道,使得一進北醫大門,大有氣象萬千之風景。此外,北醫從歷年招生的不斷增加,年年擴建教學與研究的基礎建設,又增設藥學系夜間部及護理五專,獲得民間好感,同時也得到教育部官員的佳評,這時候的北醫董事會與院長、教職員和師生情感,彷如生命共同體一般,同心協力,才能締造作為私人興學的辦學成效。我們可以引用 1963 年 12 月教育部 3 位督學蒞校視察時所做的評論:「一、我們今天詳細視察了貴學院各項建設,進步甚快,且各項建築新型而堅固美觀,儀器設備亦頗充實,真令人覺得欽佩。……二、近來各私立院校,常發生糾紛,唯貴學院董事會以及各同事間,始終都能和衷共濟,非常難得,象徵著貴學院今後一定進步無量。」
上述教育部官員的稱許,並非溢美之詞,這可從以下的事例得到證明:即本校創校第 4 年開始,在 53 學年度的大專聯考及北區五專聯招中的錄取分數,成為私立院校中的首位,各科系共錄取 248 名(醫科 99 名,牙醫學系 50 名,藥學系 99名),此後一直高居首位。這樣的創校成果,實應歸功創校董事們、家長會及院長和所有教職員工、畢業校友的努力所致。
北醫學子允文允武,除了學業外也十分熱衷體育活動
創校初期全體教員茶會合照,中間著黑色西裝者為徐千田院長